WFU

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

飲料「傷肝」?充滿爭議的「果糖有毒」假說


飲料「傷肝」這個假說,不是指添加物防腐劑的問題,而是指市面上幾乎所有飲料,都是用玉米糖漿或蔗糖調配出來的。

生理上,1分子果糖 + 1分子葡萄糖 = 100% 肝臟代謝的果糖 + 20% 肝臟代謝的葡萄糖。

也就是說,你喝下去的飲料,平均60%的糖分都從肝臟代謝,所以同樣熱量的飯(純葡萄糖構成的澱粉)是20%肝臟代謝,飲料對肝的負擔是飯的3倍,容易造成脂肪肝,進而高血脂,高尿酸,胰島素抗性等等代謝性疾病。(如果又考慮飲料上升血糖的速度,是飯的好幾倍的話,這個比例又更嚴重了)

所以加州大學的小兒科教授 Lustig 甚至提出『果糖有毒』論,倡導18歲以前,不能自由買含糖飲料。美國是胖子的天堂,6成以上過重,3成則是肥胖。小朋友的胖子也滿街跑。而美國的含糖飲料比水和牛奶還便宜。

Lustig 教授則提倡:含糖飲料就像酒精一樣,需要被政府管制。

我google 了一下他近期的學術研究才理解他所看到的世界。他把平均 13歲,90公斤,同時患有高血壓,高血脂,或糖尿病前期的40個黑人或拉丁美裔的小胖子,抓來做研究。發現這些小胖子,平均一天喝 2000cc 的可樂(或同等熱量的甜食飲料)(你沒有看錯,13 歲,90公斤,2000cc 可樂)。

隨機分組後,限制實驗組只喝 600cc 的可樂(或同等熱量的甜食飲料),但少喝的可樂用麵包等澱粉取代(一樣是醣類,只是不是果糖)。

10天,僅僅10天,少吃甜食飲料的這組小胖子,他們的高血壓,高血脂,或糖尿病前期等等數值,都比對照組的小胖子進步許多。而且跟體重是不是有變瘦,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這個臨床實驗再次帶出 Lustig 教授的核心觀點『1卡 果糖 ≠1卡葡萄糖 』『果糖有毒』,學術上的細節這裡不多說。

但在政策層面上,就跟酒精一樣,小酌怡情,一旦成癮,會造成社會問題。 所以針對肥胖成為美國最嚴重的流行病,教授倡議:『政府必須管制果糖』。


2018 後記:果糖對健康的影響,這在學術界甚至整個世界,都是非常爭議的議題。

這篇論文的設計,只能說明在青少年病態性肥胖的患者,不喝飲料即可快速幫助病患改善健康。但這樣的結果,是不能過度推導,不能得出「超量的果糖,會增加健康成年人的肝臟負擔」這樣的結論。